202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立意怎么找

  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是涉及申论考试科目的必考题,但往往有部分出考场的同学就说自己写偏题了,前功尽弃了,这个偏题指的就是立意偏了,那么怎样才能找准立意呢,今天政道教育就跟大家来论一论。

  首先,了解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确定文章主题的过程,在公考中所写的议论文立意是通过总分论点来精准表达的。立意的表现形式是通过文章的话题和写作角度构成,而常见写作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对策,一种是意义,假设文章话题是“环境保护”,那么对策角度,总论点就应该为“我们要去保护环境/保护环境需要多措并举”;而意义角度应该为“保护环境能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基于这两种分类,咱们把文章分为策论文(对策型)和政论文(意义型)。

  其次,怎么精准寻找立意,有两种方法。

  第一、题干分析法,在题干中找寻关键信息。咱们先来了解江苏省考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①一句话的理解,eg:2020年B卷;②一句话的理解+主题,eg:2022年A卷;③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讲话精神+一句话的理解,eg:2021年B卷;④背景+主题,eg:2019年A卷。了解有多少种命题方式,也就知晓题干的关键信息有几个了,然后就是要分析清楚多个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往往合并一下就是总论点。给大家拿2020年B卷为例:题干:“给定资料5”中提到:“执法的琴键,只有随着群众的需求而跳动,才能奏出社会和谐的乐章。”请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1.题干关键信息:执法、群众的需求、社会和谐

  2.关系,合并在一起

  总论点:执法需要满足群众需求,实现社会和谐/执法为民

  但是如果我们遇到2021年B卷的题目:请在深刻领会“给定资料8”中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你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认识,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1.关键信息:①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解读:执法者需要规范己身,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2.分析关键信息的关系,①信息是模糊的,所以无法确定两个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所以总论点不明确,因此用到:

  第二、材料分析法,去材料中挖掘关键有效信息。材料的查看也是有轻重缓急的,咱们按照如下顺序寻找1.关键信息出处段;2.限定材料;3.首尾段材料(经常性包含理论性材料,即领导人讲话、政策文件内容的阐述、背景话题等);4.全文非作文未利用段落;5.结合前面小题的要点分析(一张试卷主题一致),下面以2021江苏省考B卷为例:

  1.关键信息出处段/限定材料:材料8--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2.合并得出总论点:题干+材料==执法者需要规范己身,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这两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也就是要按照这个顺序搭配去使用的,望各位同学能够使用该方法,遇到作文,立意一找一个准,快速写出好文章。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23064.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