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模拟:阅读理解(3.2)

  1.“脱贫”不仅是政策语汇,也是文化社会学的范畴。近年来,农村调研、乡村报道不断反映出一个规律——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落后是一体两面,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因此在评价扶贫工作成绩时,除了要用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数字标准,要看住房安全、基本医疗这些生存保障,还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其结果才更为精准。很多经验表明,某一地区的发展机会未必取决于该地方的自然禀赋,但一定与其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理念息息相关。唯有开启民智,培养起“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更持久稳固。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当下贫困地区的地方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B乡村文化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C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

  D精神脱贫应该成为评价脱贫工作的指标

  2.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是文明发展的尺度。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上经贸交往的互通有无,到新时代“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等合作建设的开展,亚洲各国为实现互通发展,战胜挑战,克服困难和艰险。文明交融促进了亚洲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亚洲人民借此开阔了眼界、建立了友谊、收获了富足。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的文明互动中,东方文化也与西方文化包容共进,不断迈向人类进步新阶段。“光明来自东方”这句古希腊谚语正是对东西文明交融成果生动而诗意的说明。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文化交融,亚洲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B“一带一路”,文明传播的通道

  C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D包容共进,构建东西方文明互动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书记对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软硬件”同时发力将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注入,农业科技创新既帮助农民不断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又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李登海的紧凑型杂交玉米······一批又一批领先国际的粮食品种不断被培育出来。从地瘠“斗笠田”到丰产“吨粮田”,从“汗滴禾下土”到“无接触式春耕”,从“灾殃难测”到“高科技防灾”,现代科技为我国农耕注入了“硬核生产力”。这就意味着粮食丰收,库存充裕,藏粮于民,才会国泰民安。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B粮食生产“稳”字当头

  C藏粮于民,才能国泰民安

  D提升科技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4.基础数学是一门对天赋要求极高的学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让不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望而生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而非相反。加之数学是一门完全依赖人自身最纯粹的大脑机能进行探索的学科,这使得一流的数学研究介乎学问和艺术创造之间,总是在“灵感乍现”的时刻产生突破。因此,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职业,其成就几乎完全仰仗天赋和灵感的偶然眷顾。另一方面,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来说,现代社会充满了机会的诱惑,金融、计算机、互联网,都是比数学研究更赚钱的行业。

  这段文字意在:

  A解释数学家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B说明天赋对于数学研究的意义

  C探讨基础数学研究的本质规律

  D强调基础数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5.干扰致偏是对抗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一种有效手段。精确制导武器之所以威胁巨大,关键在于能够直击要害。高精度打击的前提是弹载制导机构必须准确锁定目标,并实时接收制导修正信号。如果制导信号被压制干扰,或修正信息不准确,制导武器就无法精确命中目标,威力大打折扣。如果说传统的伪装防护技术是利用“易容术”将目标隐藏起来,干扰致偏防护技术就是给来袭导弹戴上“磨砂镜”,让其看不清、瞄不准,使制导机构沿着错误的方向偏离目标,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无法转入地下的重要阵地目标的防护更具实用价值。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将“干扰致偏”最准确地概括为:

  A伪装防护技术的“烟雾弹”

  B导弹制导信号的“跟踪器”

  C精确制导武器的“迷魂散”

  D地上阵地目标的“防护伞”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文段开篇引出“脱贫”的话题,指出 “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接着用“因此”总结,评价扶贫工作成绩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也就是评价扶贫工作应该多从“精神”层面考虑。后文用“很多经验”进行进一步论证,地区的发展与当地人群的价值理念相关。尾句通过唯有培养“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持久稳固的表述,再次强调“精神”对于脱贫的重要性。故整个文段强调的是精神脱贫对于评价脱贫工作很重要,对应D项。

  A项,“任务艰巨”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B项,“可持续发展”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且未提及核心话题“脱贫”,排除。

  C项,“生活方式的变革”无中生有,且未提及核心话题“精神”,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文段首先引出观点,即“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识”,紧接着通过“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到“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的例子来论证观点,之后又通过论述“交流互鉴”带来的好处和意义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引用“光明来自东方”的谚语进一步来论证“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故文段是观点+解释说明的总分文段,重点在总句,即“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应C项。

  A项,“亚洲”,对应解释说明部分,且“文化交融”表述片面,排除;

  B项,“一带一路”,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D项,“包容共进”,对应解释说明部分,且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交流互鉴”而不是“包容共进”,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文段首先用书记的战略部署引出粮食的话题。接着通过“既······又······”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给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并进行举例说明。后文进一步强调“现代科技为我国农耕注入了‘硬核生产力’”。尾句“这就意味着”指代前文现代科技注入我国农耕,阐述这有利于粮食安全。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科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主题词为“科技”,D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

  A、B、C三项均未涉及文段的主题词“科技”,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文段开篇指出“基础数学”对天赋有较高的要求,并指出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随后通过并列关联词“加之”指出“数学”研究依赖大脑机能进行探索,往往在“灵光乍现”的时刻产生突破。后文通过结论词“因此”进行总结,并通过并列关联词“另一方面”强调“数学家”这一职业极其冒险且薪酬较低,故文段重点围绕“数学家”这一话题展开,强调能成为“数学家”的人较少,可以遇到但不可强求,对应A项。

  B项,“天赋对于数学研究的意义”对应“因此”后的并列的部分内容,片面,且未提及核心话题“数学家”,排除;

  C项,“本质规律” 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D项, “基础数学”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文段重点强调“数学家”这一核心话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文段开篇引出话题“干扰致偏”,指出“干扰致偏”用于对抗“精确制导武器”,接着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其依赖于“制导信号”的准确度。后文通过与“传统伪装防护技术”的对比,表明“干扰致偏”的特点是“给来袭导弹戴上‘磨砂镜’”,即干扰制导信号,扰乱制导武器的路径。故“干扰致偏”的功能是实现对制导武器的干扰和迷惑,对应C项。

  A项,文段强调的是“干扰致偏”干扰“来袭导弹”的视线,并非干扰“伪装防护技术”,偷换概念,排除;

  B项,“跟踪器”无法体现出干扰、迷惑的含义,排除;

  D项,“防护伞”的功能是给予保护,文段重在强调“扰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14185.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