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真题预测:阅读理解(11.24)

  1.与其它生命形式一样,适宜、稳定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外部条件,纵观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仅仅由于温度、水汽循环或者氧气含量的变化超出了当时地球生命的承受范围,就造成了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我们人类的形成历史仅有500万年,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像前四次生物大灭绝那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但是作为文明程度日益提升的人类,即使拥有了其它生物无法比拟的改造环境能力,却仍然在适应环境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弱点,比如对温度的耐受性不高、对光照十分敏感、容易因环境的变化引发各种疾病等等,可以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仍然非常脆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

  B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存在并不容易

  C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的基础

  D人类将面临着大自然的严峻考验

  2.恐龙胚胎化石“英良贝贝”,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该胚胎被认为属于一种非鸟类兽脚类恐龙——窃蛋龙。胚胎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蜷缩在蛋壳内。此姿势从未在恐龙胚胎中发现,反倒是现代鸟类胚胎的常见姿势。现代鸟类的胚胎会在孵化后期经历预折叠、折叠、后折叠3个阶段,而“英良贝贝”的姿势相当于处在“预折叠”阶段。研究人员推断,这种先前被认为是鸟类特有的预孵化行为,可能起源于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兽脚类恐龙。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英良贝贝”的胚胎姿势在已知的恐龙胚胎中是独一无二的

  B现代鸟类的许多特征最初是从兽脚类恐龙祖先身上演化来的

  C孵蛋姿势同现代鸟类相似,证明恐龙存在孵化抚育后代行为

  D姿势奇特的胚胎为恐龙与现代鸟类之间的联结提供了新线索

  3.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了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最后变成了肿瘤细胞;而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因为细胞中具有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等机制,通常能够有效地修复基因突变,阻止基因突变的细胞继续分裂。但如果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它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叛变”为肿瘤细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B正常细胞在某种条件下会转化为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形成跟基因突变的数量直接相关

  D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机制存在局限

  4.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是通过生养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的。不过,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等各种因素正在冲击这一传统模式,致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老龄化加速到来将引发养老革命

  B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C满足养老需求将是巨大的社会难题

  D老龄化趋势要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

  5.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方针,以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维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形成了以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发明创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华古代文明具有文理交融的包容性

  B古代科技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实现途径

  C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存在必然的联系

  D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影响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文段开篇引出话题,即适宜、稳定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外部条件,后文进一步阐述,在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中曾因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接着通过转折关系强调人类虽未经历如此严重的灭绝事件,但在适应环境上仍然有极大的弱点,之后通过“比如”举例说明,进一步阐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强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能生存下来的不易,对应B项。

  A、C、D三项:A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C项“基础”、D项“将面临着大自然的严峻考验”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文段开篇介绍目前发现最完整的恐龙胚胎是“英良贝贝”,然后介绍该胚胎呈现的奇怪姿势从未在恐龙胚胎中发现,反而在现代鸟类胚胎中常见,接下来详细介绍该姿势相当于现代鸟类胚胎孵化的“预折叠”阶段,最后通过“研究人员推断”及指代词“这种”进行总结,鸟类的预孵化行为可能起源于兽脚类恐龙。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强调现代鸟类孵化行为和恐龙可能存在关联,对应D项。

  A项,对应文段“此姿势从未在恐龙胚胎中发现”,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许多特征”范围扩大,文段只介绍了胚胎孵化行为,排除;

  C项,“恐龙存在孵化抚育后代行为”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文段开篇提出,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的结果,随后指出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并解释其原因,最后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若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就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变成肿瘤细胞。故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基因突变数量的积累形成了肿瘤细胞,对应C项。

  A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的是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基因突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非“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排除;

  B项,缺少主题词“基因突变”,偏离中心,排除;

  D项,缺少主题词“肿瘤细胞”,偏离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文段首先提出在快速老龄化的我国如何养老的话题,并指出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接着文段通过转折词“不过”指出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问题,尾句通过“必须”提出对策,即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适应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要求。故文段的重点在尾句,即“老龄化趋势要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对应D项。

  A项,文段没有提及“养老革命”,无中生有,排除;

  B项,“家庭养老功能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表述不明确,文段明确强调的是要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排除;

  C项,“社会难题”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文段开篇指出孔子的教学方针和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接着描述《中庸》中的思想也与实际实践中的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息息相关,最后“在······思想影响下”指代前文提到的思想,且引出结论,强调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形成“四大学科”和“四大发明”等技术的发明创造,故文段重点在尾句结论,强调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应D项。

  A项,文段并未提及“文理交融”,属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古代科技,而非儒家思想得以实现,排除;

  C项,“必然的联系”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本站重点推荐>>>公考笔试面试体验课
本文链接:www.ahpta.com.cn/beikao/18508.html;本站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请至网页顶部点击“放大镜”按钮使用,但只能匹配搜索标题哦!如果对应的文章中有您要找的内容,请继续按CTRL+F键进一步搜索!